羽毛球运动比赛精彩瞬间atp新生力量总决赛2024王者荣耀在线游戏

分类:自行车战报访谈 2025-07-08阅读量:12

  点滴故事中,领略科学家精神的熠熠光辉。我们开设【科学家日历】专栏,讲述一个个科学家的故事,打造展示科学家群像风采的“人物志”、讲述科技事业发展历程的“时光笺”、弘扬科学家精神内涵的“文化集”。

  1952年5月8日,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和出版总署联合正式通报,把“额菲尔士峰”正名为“珠穆朗玛峰”,“外喜马拉雅山”正名为“冈底斯山”。中国对“珠穆朗玛峰”的正名,具有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、尊重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、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等重要作用。

  这是一则来自73年前的通报。通报中,我国正式将“额菲尔士峰”正名为“珠穆朗玛峰”。

  早在1717年,清朝派出一支由楚儿沁藏布带领的测绘队,深入喜马拉雅山脉腹地进行地理勘察。经过三年艰苦跋涉,他们完成了《皇舆全览图》,并首次以藏语“珠穆朗玛”(意为“圣母之水”或“大地之母”)标注了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,同时详细记录其方位与地貌。然而,这份作为清朝疆域重要见证的地图,在当时并未引起国际关注。

  1852年,印度测量局在测绘喜马拉雅山脉时,“重新发现”这座山峰,并以时任局长George Everest的名字命名为“额菲尔士峰”(后译“埃佛勒斯峰”)。这一命名迅速被西方世界采纳,而清朝命名的“珠穆朗玛峰”反而被遗忘。

  1951年,暨南大学教授王鞠侯在故宫博物院查阅档案时,意外发现《皇舆全览图》中对“珠穆朗玛峰”的标注。他随即撰写论文,指出西方命名的错误,并呼吁恢复原名。

  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曾世英回忆说:“王鞠侯在《开明少年》发表《大小高低》一文,在文中力主对此高峰正名,这件事立刻引起当时《人民日报》编辑胡仲持的注意。经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建议、北京大学教授林超查阅故宫档案及外文资料考证核实。”

  1952年5月8日,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与出版总署联合发布通报,正式将“额菲尔士峰”更名为“珠穆朗玛峰”,同时将“外喜马拉雅山”改为“冈底斯山”。

  中央人民政府的更名举动引发西方学界震动。英国《》质疑:“中国是否有足够证据?”但清宫地图的铁证令质疑者哑口无言。日本、印度等国地图虽然一度沿用旧称,但最终还是基于无可辩驳的证据,在20世纪70年代陆续改为“珠穆朗玛峰”。

  正名仅是开端,珠峰的主权之争仍在继续。1953年,尼泊尔向导丹增·诺尔盖与新西兰登山家希拉里从南坡首登珠峰,尼泊尔借此宣称“珠峰全属尼方”。

  为此,我国从北坡向珠峰进攻。1960年,攀登珠峰的中国登山队正式组建,由史占春担任队长,许竞担任副队长,带领王富洲、屈银华、贡布、刘连满等平均年龄只有24岁的200多名队员,共同肩负起中国首次从北坡攀登珠峰的艰巨任务。1960年5月25日凌晨4点20分,中国登山队员王富洲、屈银华、贡布在零下40℃的严寒中成功抵达峰顶。

  这次攀登创造了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的纪录。贡布在峰顶展开五星红旗,并埋下了写有“王富洲等三人征服珠峰”字样的纸条。

  1975年,中国登山队再次登顶,精确测量珠峰高度为8848.13米,并架设“中国梯”助力后来者。2005年,中尼联合勘界确定峰顶划界:北部属中国,南部属尼泊尔。

  2020年10月1日,87岁高龄的老登山家贡布在庆祝中国西藏登山队成立60周年活动上致辞

  从1717年的藏语命名,到1952年的正名,再到1960年的登顶,珠穆朗玛峰的名称之争跨越了两百多年。

  正如贡布所言:“山高怕什么?攀登就是了。”这座世界之巅的命名与归属,不仅关乎地理标识,更是一个国家文化自信的象征。

  [3]“珠穆朗玛峰”的得名及其他[OL].四川外国语大学地名研究中心网站,2021-09-01.

  [4]从未有人能从北坡登顶珠峰,直到他们出现[OL].上观新闻,2023-10-18.

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
猜你喜欢